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

Jul 9, 2023 18:06 · 1717 words · 4 minute read Random Thoughts

“我们做这行是为了病人,不是为我们自己。我们或许会因此吃苦,但很少会在将来后悔。”

这句话是《打开一颗心》的作者韦斯特比对迷茫失落的心脏外科学生的安慰劝导之语,也同样让我热泪盈眶。医生这个职业或许是完完全全的利他主义职业。记得在某部讲述中国医生的纪录片中,镜头跟随着某位脑梗内科主任,九点刚到家和两位女儿打了招呼还没坐下吃晚饭,又接到急症电话,一边跨上破旧不堪的电瓶车一边无奈地和摄影师吐槽“我们就是在以命换命”。

而我的名字-仁济-取自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当年父母不孕不育六年,各种中医偏方都试了一遍,备孕仍毫无进展,为此母亲没少受我奶奶阴阳怪气地数落。幸运的是,父亲九十年代初至沪务工,辗转多家医院检查之后,终于在仁济医院遇到了“送子观音”林其德教授。经过检查,母亲被诊断为双侧输卵管堵塞,需要做手术治疗。如若手术无法成功的话,只能依靠体外授精技术了(当时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于1988年初)。林其德教授了解我父母当时的经济情况,特地将母亲转院至浦东医院,同样由他执刀但是手术费用要比仁济医院便宜不少。父亲当时的老板也同样伸出援助之手,把在黄浦江边上一间有空调的办公室特意空了出来,用几张办公桌拼成了床铺,让我母亲在炎热的夏日安心修养。我和父亲每次闲逛于黄浦区的时候,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把这些故事向我复述一遍,希望我能记得母亲生育过程中遭受的痛苦同样还有来自社会点点滴滴的温暖。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人类社会存在利他主义。研究生的时候,我做的项目是关于叶际表面细菌之间的种间关系。生态学中,种间关系可大致分为竞争、捕食、共生、寄生。我的导师并不认同完全中性的共生关系,也就是指对双方完全无利害地生活在同一个环境当中。他认为要么两个物种之间互惠互利要么必然会存在某些程度上的资源的竞争。生物界中的利他主义,更是无稽之谈。

昨天晚上和LXL隔网促膝长谈,LXL吐槽他们东大许多博士生价值观非常狭隘,眼中只有Tenure。为了竞争有限的Tenure职位,只专注于自己狭窄的研究领域,变得非常利己主义(我提醒他辩证地来看我们社会的确需要这样100%投入自己行业的人才)。而他观察到绝大部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相对于小地方或者乡村的学生来说,成长轨迹中缺少多样化价值观的摄入。并不是说他们眼界狭隘,而是人生目标较为趋同-进名校进大厂成为光鲜亮丽的中产阶级。来自小地方的学生功利心看起来没有那么强。我抛出另一种角度:实际上大城市的人会更加包容,譬如对于LGBT的态度。这也是非常矛盾的地方,尽管他们包容性更强,但是给人的体感上却是更加自私精致利己。

上周与高中同学D还有两位女生L、M一起在皇后镇玩了几天,一起住在两室一卫的民宿里。L和M都是性格非常nice的女生。相比于那些在旅途中咄咄逼人斤斤计较一路掌控着车载音乐而不顾及他人感受的女生来说,她们的性格甚至让我觉得有些过于顺从:她们安静地坐在后座一路沉默;特别是有晕车症的L总是悄无声息地吃下晕车药,我和D三番五次地让她们坐在副驾上也总是礼貌地拒绝,只有在最后一天回到奥克兰身体忍受不住的时候才主动要求坐在副驾驶上……不过在某一天晚上的时候,作为最后一个洗漱的我踏进卫生间发现厕所的小垃圾桶已满溢出了1/4的体积,垫在淋雨房边上的毛巾也浸透了冰冰凉的冷水。我清空了小垃圾箱,怕深夜洗衣机噪音太大便在第二天一早出发之前把毛巾扔进了洗烘机里面。第二天和L、M三人吃饭的时候,我主动问到“是不是谁洗澡忘记关淋雨门了,地上的毛巾都湿透了,我踩了一脚真得好冰。”L像日剧里犯了错的女生一样露出面红耳赤的尴尬笑容,直说“对不起”,忘记把门关牢洗完才发现。我其实丝毫没有嗔怪她们的意思(最后一天两位女生都早起先于我们男生把房间拾掇干净),只是有些疑惑为什么这种cleaning up the mess区区举手之劳却放之任之。

在实验室里,以前老师隔三差五地给我们复习一遍lab induction,最后老师讲完一些陈词滥调的化学用品使用保藏refill还有清理,总是强调一句 “Just be a good citizen."

可我总是觉得作为一名人类,应当为他人做些什么。毕竟我自己的出生,来源于利他主义。当我看到对方的笑容的时候,我自己内心也真诚地感受到了快乐。

tweet Share